产品概述:
由进口水性树脂、水性助剂、环保颜填料和去离子水等制造而成。低VOC,水可稀释性, 空气污染小;液体状态非易燃易爆品,可以按非危险化学品运输;漆膜干燥后物理机械性能优异;自干或低温烘干,干燥速度快,漆膜干燥后具有优异耐水性、耐老化性 能等。
推荐用途:
可用于钢结构、管道、铸件、铸管、水暖、机械五金制造等行业的金属底材防锈漆,亦 可作为汽车配件(车桥、车架、底盘、传动轴等)行业的金属底材防护漆。
技术参数:
颜色 | 灰色、黑色、蓝色、红色(客户指定的各种颜色) | 光泽 | 哑光或亮光 |
体积固体含量 | 43% | 理论涂布率 | 7-10m2/kg(以 30-40μm 干膜厚度计) |
实际涂布率 | 考虑适当的损耗系数 | 推荐干膜厚度 | 20-60μm |
机械性能 | 附着力(画圈法):1 级;冲击:50Kg.cm;弯曲:1mm | 比重 | 1.2g/cm3 |
耐水性 | 初期耐水性(25℃):72h(制板 12h); 168h(制板 24h) |
干燥时间(湿度 60%):
底材温度 |
15℃ |
25℃ |
40℃ |
表干(min) |
60 | 30 | 20 |
硬干(h) |
48 | 24 | 15 |
最短覆涂间隔(h) |
实干后或湿碰湿(漆膜不 流挂) | 实干后或湿碰湿(漆膜不流挂) |
实干后或湿碰湿(漆膜不流挂) |
表面处理:
涂刷前仔细清理被涂物表面,被涂物表面要求无水分、无油污、无锈蚀、无疏松物质等 带氧化皮钢材:抛丸或喷砂等方法处理(达到Sa2.5级),不能喷砂处理的地方应机械
机械打磨或化学处理以除去所有浮动的碎屑。
无氧化皮的钢材:喷砂(抛丸)处理至Sa2.5级或风动或电动打磨工具至St3级。 焊接、火焰切割或火工校正烧损部位:以风动或电动打磨工具打磨至St3级。
有旧漆膜底材:除去松动旧漆膜及铁锈,以风动或电动打磨工具打磨至St3级。
施工条件:
底材及环境温度在5℃-40℃,施工及干燥期间相对湿度不得超过70%,雨、雪、雾天气不适合施工,温度和相对湿度要在底材附近测量;在水漆完全固化前不可接触油、化学品,不受机械损伤。施工现场要有良好的通风、除尘装置,以保证施工质量。
施工参数:
1.混合:加入洁净的水之前先充分用电动搅拌搅拌均匀。
2.加水比例:加入 10%-20%的纯净水调整施工粘度(加水量根据不同的施工方式而定)
3.使用期:施工结束,将剩余水漆用盖子密封严即可,所用器具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以防干固。
4.稀释(清洗)剂:纯净水
无气喷涂 | 喷嘴孔径 | 0.46–0.58mm |
喷出压力 | 15MPa | |
纯净水用量 | 按膜厚及施工条件确定(一般按5%-10%的水量调整粘度 | |
空气喷涂 | 喷嘴孔径 | 1.2–2.0mm |
喷出压力 | 0.3-0.6MPa | |
纯净水用量 | 按膜厚及施工条件确定(一般按 10%-20%的水量调整粘度) | |
刷涂、滚涂 | 建议在预涂、小面积涂装或修补时采用 | |
纯净水用量 | 按膜厚及施工条件确定(一般按10%-15%的水量调整粘度) |
*各涂装方式技术参数仅供参考,实际操作时根据具体情况调节
系统配套性:
按照设计方案使用配套油漆或者使用以下推荐配套油漆水性钢结构防锈底漆等
储存包装:
储存:根据 HG/T 2458-1993 标准储存于密闭、干燥、遮阳处,远离热源和火源; 原装密封包装 12 个月(室内阴凉、干燥、通风处 5—40℃储存)。
包装规格:20kg(或根据客户要求定制固定包装)
备注: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客户可根据现场要求及客户质量要求进行产品调整。